羞羞麻豆国产精品1区2区3区,精品91自产拍在线,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,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

?
當前位置: 首頁>>主治病種>>中醫兒科
中醫兒科
小兒營養不良
時間:2019-06-27作者:admin瀏覽:1544
小兒營養不良,是由于營養攝取不足,消化功能紊亂所引起的慢性營養障礙性疾病,多見于1-3歲的小兒。以消瘦、生長發育不良為主要臨床特征,中醫屬“鉗證”或“鉗積”范圍。

【病因病機】

本病常由于先天失養、飲食不節、喂養不當、寄生蟲感染、各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病后調理不周所致。

脾為后天之本。小兒脾胃嬌嫩,易因上述原因而 損傷,致生化無源,氣血精微不足以滋養周身,固見面色無華,毛發枯燥,形瘦體弱,腹部脹大,青筋顯露,發育不良。如病久傷陰,津液不足,陰虛內熱,則見午 后潮熱,手足心熱,煩躁哭鬧,唇干口渴等證。若脾不健運,水濕停滯,則見肌膚水腫,大便稀溏,尿黃濁或如米泔水。若病損及肝,肝陰不足,肝熱上攻,則見兩 目視物不清,干澀羞明,甚至白膜遮睛。若病損及腎,影響腎主骨生髓作用,則見雞胸、龜背,五遲、五軟等證。若氣血虧損,陰陽兩虛,病情嚴重,可見陰竭陽脫 危象。

【診斷要點】

1、有喂養不當,營養失調,斷奶過早及飲食不節等病史。

2、輕癥,開始表現為體重不增,逐漸下降,體重比正常兒童一般減少15%左右。如將臍旁皮膚用手捏起,兩指間的厚度不到1cm。但此時各臟器功能尚無明顯變化。重癥,體重比正常兒童減少25%-40%,出現皮包骨的瘦削狀態。面頰脂肪消失,顴骨突起,額有皺紋,似小老頭狀。皮膚干燥失去彈性及光澤,全身肌肉萎縮。如病變累及多個臟器,則出現各種并發癥,如貧血、水腫、佝僂病、角膜軟化、口腔炎、腹瀉等。

【辯證論治】

(一)積滯傷脾

主證:面色萎黃,身體消瘦,精神萎靡,煩躁不安,好發脾氣,飲食不振或消谷善饑,口臭磨牙,腹痛腹滿或見嘔吐,大便干結或溏瀉穢臭,腹痛欲便,便后痛減,小便渾濁,舌苔厚膩,脈滑數,指紋紫滯。

治法:清熱導滯,和中健脾

(二)脾陽不振

主證:面色無華,目無光彩,毛發焦枯,神疲懶言,形體消瘦,四肢不溫,肌膚水腫,乳食少進,青筋露張,大便稀溏,小便如米泔水樣,舌質淡紅,脈濡細而滑,指紋淡滯、

治法:補脾益氣,消食化滯

(三)氣血虛衰

主證:氣大頸細,面色白,極度消瘦,潤膚干枯,有皺紋,面似小老頭狀,發稀干枯,精神萎靡,啼哭無力,睡時露睛,胃納極差,腹部凹陷如舟,大便溏瀉,唇色舌淡,苔少而干,脈若無力。或見午后低熱,手足心熱,夜睡不寧。

治法:培補脾胃,益氣養血

(四)兼證治療

夜盲治法:養肝明目;浮腫治法:溫陽利水;出血治法:益氣攝血

【預防及護理】

1、飲食護理。營養不良患兒,存在著營養熱量需要高與食思不振、消化吸收障礙的矛盾。因此要掌握正確地喂養方法,母乳是嬰幼兒最完善的食物,應按時按量喂養。如母乳不足、須采用混合喂養,適當增加代乳品。

2、防止外感。營養不良患兒,機體抵抗力弱。生活上需要細心照料,及時加減衣服,注意預防感冒。同時要有傳染性疾病隔離,以防外邪侵襲加重病情。

3、預防褥瘡。患者因皮下脂肪很少,肌膚菲薄,骨骼突出,臥床壓迫很容易發生褥瘡。因此要保持被褥干燥,柔軟平整,勤換衣服被單,病注意更換體位。

4、如見精神萎靡,面色蒼白,甚至四肢冰冷、大汗、呼吸表淺、脈細為陽氣欲脫,應及時處理,如保溫、喝熱飲料等。

5、注意“疳積上眼”。氣血虛衰的患兒,極易并發角膜干燥和軟化。

6、如皮膚出現瘀斑,要注意觀察粘膜、內臟出血情況,注意有無黑便,必要時作大便潛血檢查。

7、如患兒病情允許,每日作適當的日光浴,增強體質,促進機體維生素AD的吸收。

?

專家介紹

王振卿

山東名中醫藥專家
主任醫生、教授
中山醫學科學研究院院士
濟寧市公卿中醫藥研究院
?
返回頂部